欢迎访问 养殖舆情网!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养殖舆情

农村牧区“三变”改革9种模式之一

时间:2023-08-19 20:46:30 作者:admin

  “三变”改革让农民尝到增收甜头——翁牛特旗房申沟村
    房申沟村位于翁牛特旗毛山东乡北部,曾是国家级贫困山村,人口1135户2557人,外出人员占人口73%。总土地面积12万亩,其中耕地4万亩,水浇地不足300亩,公益林面积2.29万亩,草牧场面积3.22万亩。2022年初开始推行“三变”改革,截至目前共完成两次分红273.6万元,近期将组织第三次分红85万元,人均分红将达到6600元以上,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380万元。    党建引领,干部带头学。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,下设土地、林草、劳务、农机、置业5个分社,完成入社耕地8841亩,林地1.7万亩,覆盖5个村民组377户808人。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情况,按照基本股、农龄股、福利股,将入社资产进行了折股量化,其中享受基本股428人,享受农龄股747人,享受福利股89人。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学习“三变”改革政策,并活学活用,结合本村情况推动改革落地落实。    宣传发动,群众跟着干。推行“三变”改革之初,有的村民担心改革失败形成产生新的债务,有的担心土地承包权丧失,分红无法落实,还有村内种植大户担心改革后无地可种等。村党支部书记承诺个人拿出资金承担改革失败带来的损失,并在入股协议中明确相关事项,彻底打消群众顾虑。对于种植大户担心无地可种的问题,召开8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,决定土地整合后,采取内外双循环方式,先由村内的种地大户进行承包,按保底分红金额交承包费,其他土地通过外循环转包其他企业,为改革的成功推进赢得了支持,通过三次分红,所有入社群众都愿意长期入股。    项目带动,增收有保障。考虑到村“两委”班子缺少懂经营管理和市场销售的人才,自主经营风险大,经民主讨论决定,将流转整合土地和新建项目以对外租赁为主、自主经营为辅的方式,积极引入懂经营、会管理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统一进行产业化经营。引进山东青岛百谷王集团,种植朝天椒和高产玉米,获取土地租金收入245万元,实现溢价225万元。从入社的1.7万亩林地中,选择5000亩山杏林进行开发,成立林草合作社,实施山杏林嫁接大扁杏项目,林下土地出租给药业公司种植党参,形成“林中有果,林下有药”的立体林业经济。多方拓展增收渠道,通过劳务合作社组织农民到朝天椒种植基地就业务工,高峰期达到300人左右,每人每天收入达到150元。

      用好收益,发展可持续。通过“三变”改革,房申沟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380万元以上,其中273万元用于入股群众保底分红,剩余部分用于设立大病救助基金、金秋助学基金、突发严重困难户兜底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支出。

  

  

  

  房申沟村朝天椒喜获丰收    杨柳摄

  

   打印 关闭

   信息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


原文链接:http://nmt.nmg.gov.cn/xw/nmyw/202308/t20230818_2363124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