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养殖舆情网!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养殖舆情

农村牧区“三变”改革9种模式之三

时间:2023-08-25 00:35:47 作者:admin

  土地合作化经营走共同富裕之路——达拉特旗官牛犋南社
     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110户、281人,耕地面积3161.6亩。2019年,官牛犋南社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社员全部自愿以土地经营权入股,对全社3000多亩土地进行合作化经营,并与涉农企业采取订单兜底保收方式进行合作。这一新的土地合作方式被称为“统种共富”,将土地归于集体经营后,开展“五统一”(统一耕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技术服务、统一收获、统一销售),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为合作社成员。新模式启动以来,土地亩产量增加10%,亩纯收入增加200元;2022年人均土地分红增至1.8万元。

  

  

      项目驱动,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。2008年,官牛犋社通过争取并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,对土地进行了集中连片整合,打破了户与户之间的土地界限,填埋了沟渠,平整了垄道,整合了农机道,全社新增土地1000多亩,人均新增土地5亩多。为彻底改变“单打独斗”分散经营的现状,官牛犋社把2008年至2013年这一期间定为过渡期,全社土地按照“地一半人一半”的原则进行收益分配。到2013年,全面解决了土地分配矛盾,人均土地面积实现均衡,推行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扫清了障碍,为更多更好引进相关项目铺平了道路。

    确权确股不确地,土地确权登记有创新。官牛犋南社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,为便于管理,通过“确权确股不确地”的方式,将已整合成为集中连片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,以每人确股11.3亩但是不确定地块位置的形式,确权到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员名下。在推行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中,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,土地承包权仍归社员,入股不影响集体所有权和社员承包权,社员可以放心把土地经营权以股权的形式流转给合作社。    有组织、有能人、有章法,农村合作化道路运转顺畅。官牛犋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,推选出有威望、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5名党员社员组成社管会,负责合作社农忙期间的日常管理运行。同时还发挥乡贤能人作用,将企业退休的财务人员、管理人员吸收到社管会中,规范合作社经营。合作社每年年初通过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,协商确定种植、农资购买等有关事宜,将资金、技术、信息等要素有机统筹,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。与涉农龙头企业签订订单,按照保底价高于市场价,且实际收购价不低于保底价的合作协议,随行就市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。涉农龙头企业每年为合作社垫资30-40万元,用于生产经营,减少了银行贷款利息。此外,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,雇佣当地农机服务队进行耕种、除草等,年底由企业统一收割,实现了耕种和收获各环节全程机械化。

  

   打印 关闭

   信息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


原文链接:http://nmt.nmg.gov.cn/xw/nmyw/202308/t20230822_2364552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